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超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7月24日《湛江日报》)
进入暑假,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随之到来。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222万人,就业抉择考验每一位毕业生。
在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选择“慢就业”。在暂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时,选择缓一缓,等待时机、养精蓄锐,在等待中提高技能,理智冷静地做好就业选择。
但也有一些毕业生因一时没找到理想工作,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最后干脆就窝在家中,选择“懒就业”甚至“不就业”。这种“懒就业”是消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人愈发斗志消沉,在一年又一年的等待中错失良机,耽误大好前程。
防止“懒就业”观念滋长蔓延,需要多方共同发力。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指导,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就业意识,勇敢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在就业中不等不靠。父母要热情鼓励孩子大胆走进竞职市场,同时对孩子的职业要求不能太高,切莫施压过大。大学生须培养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多进行各类职业尝试,如到基层一线去、走进民营企业中,不一定非要专业对口,换一个赛道照样能跑出风采。求职中更非死磕心仪的那份工资标准,工资暂时低点也无妨,先干再说。通过摸爬滚打,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机遇从来垂青那些理智抉择、勇敢奋斗者,最终他们都会一步一步实现个人职业理想。
众多大学生就业经历说明,寻找工作即便慢一点也没关系,但绝对不能“懒就业”“不就业”、乐于躺平、甘于啃老。青年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事业中,既志存高远,更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人生重要关口,勇敢迈出就业第一步,在平凡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奋斗进程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实干拼搏中拥抱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