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让文明弘扬,迎接灿烂时光……”近来,湛江13名小歌手清澈的童声,带着《文明之光》的明快旋律,传遍了港城的大街小巷。
这首由蔡小英、曹开挽联袂创作的童谣,以童声为媒,将城市文明的种子播撒在雷州半岛的土地上。
一曲童谣 从旋律到行动的文明回响
“这首歌不是凭空创作的,是湛江文明实践的声音写照。”词作者蔡小英拿起歌谱,指着“整洁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幸福的笑容温暖时光”这句歌词说。作为全国快乐阳光歌唱大赛评委、广东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她深谙童谣的传播力量——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好城市文明的故事。
在湛江的校园里,这首歌正悄然改变着孩子们的行为。放学路上,有孩子弯腰捡起纸屑;公交车上,稚嫩的“谢谢”声此起彼伏。这些细节让蔡小英格外动容:“歌词里的文明图景,正在变成孩子们的日常。”
目前,这首童谣已进入多所学校的音乐课。蔡小英团队正计划将其纳入社区展演、校园艺术节等活动,“要让文明的旋律从课堂飘向生活,让孩子不仅会唱,更会做。”
一种传承 从童谣到城市的精神接力
“创作时,我们特意融入了湛江的根与魂。”蔡小英解释道。
翻开歌词,童谣中“薪火相传让文明弘扬”等词句,展示了传统文化载体承载现代精神的能力,为非遗保护提供新思路;“砥砺前行让美好绽放”“我们乘风破浪向前方”等词句,呼应了湛江人民建库开河中展现的勤劳智慧与开拓精神,并将这份源于海洋、土地的坚韧与创造力,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奋进力量。
“当孩子们唱起‘文明之光在手中点亮’,他们承接的不仅是建设现代城市的理想,更是穿越千年、奔涌在湛江人血脉里的文化传承。”蔡小英说。创作与推广《文明之光》这类歌曲,是以童声为载体的文化精神食粮,其意义不仅在于艺术创作本身,更在于传递城市文明理念,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份期待 从今天到未来的成长约定
“童声是最有穿透力的声音,能直抵人心。”蔡小英从事音乐教育二十余年,深知童谣对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相信这种从日常行为中培养出的对家乡的爱,会伴随孩子们成长,并在未来转化为实际行动,参与建设更美好的湛江。”蔡小英说道。
接下来,《文明之光》将走进湛江各大学校、社区。通过“唱童谣、做文明事”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歌声中理解责任。正如歌词所唱:“我们乘风破浪向前方”——这既是对当下的描绘,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夕阳下,赤坎金沙湾的歌声还在回荡。孩子们的笑脸与整洁的街景相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文明画卷。这束由童声点亮的“文明之光”,正成为湛江最温暖的城市印记。
《文明之光》
城市的清晨沐浴新的阳光
路旁的鲜花争相绽放
勤劳志愿者在大街小巷
环境治理不负韶华担当
整洁的街道上人来人往
幸福的笑容温暖时光
友爱和互助携手来崇尚
拥抱生活人们神清气朗
文明之光在手中点亮
崭新城市响起时代乐章
用信念开创 迸发无限能量
砥砺前行让美好绽放
我们乘风破浪向前方
幸福四季我们一起歌唱
用感恩的心 梦想家园共创
薪火相传让文明弘扬
迎接灿烂时光
作词:蔡小英、曹开挽
作曲:曹开挽
声乐指导:蔡小英
演唱:罗嘉嘉、罗千淘、王如静、陈柯羽、何乐乐、江一心、李果馨、莫婼文、曹思伊、熊瑞芮、罗宇立、许芸菲、陈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