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下桥中学老师自己动手安装多功能会议室的设备。记者 简陈明 摄
“教育创强,让教育发展提速十年”
走进徐闻首批创强校园,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刷新的大楼、整洁的校园、标准化的运动场、浓浓的校园文化,优美的校园让人流连忘返。在创强乡镇的幼儿园,园里五颜六色,墙体漆刷一新,充满童趣。一位送孩子到海安中心幼儿园的家长说:“孩子在这么好的地方读书我们家长放心。”
记者在徐闻下桥中心小学采访时,看到师生们正在教室里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班班通”上课。该校校长林炎说:“教育创强使我们告别用了几十年的黑板粉笔,用上了现代化的电子白板和电子笔……”
如今,在徐闻,首批创强学校添置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器材,建起了多媒体室、图书阅览室和各学科实验室等几十个标准化的项目,学校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徐闻县教育局副局长潘建义说:“教育创强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配置,使学校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飞跃,教育创强让徐闻教育发展至少提速了10年!”
日前,徐闻首批创强乡镇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省检查组高度评价徐闻创强工作取得的成效,检查组的人员说,没想到徐闻经济这么落后的乡镇,教育创强却搞得这么好,徐闻教育创强不但改变了学校的面貌,而且创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创强的经验。近日,粤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茂名等地纷纷到徐闻学习教育创强的经验。
朱堪智说,优美的校园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只是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学强是教育创强的目的和归宿。教学要强,必须要校长强、教师强!为了实现校长强、教师强,徐闻正在实施“名校长”工程和“名师”工程,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十年规划,使教育真正强大起来。
徐闻教育创强创出传奇的变化,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创强做出有益的启示,它告诉人们:教育创强只要充满信心,满怀激情,政府给力,学校出力、社会助力,教育创强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记者手记
□简陈明
一个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足3亿元的“穷”县,教育创强却创出令人惊喜的变化。徐闻的教育创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出了可贵的经验。
在教育创强过程中,徐闻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老师和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资助,这股合力使破旧的校园变成了优美的校园,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飞跃。市长王中丙在全市创建教育强市工作现场会上说:“徐闻教育创强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徐闻教育创强为什么能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行动呢?徐闻在教育创强中找到了激发各方面激情的结合点:政府希望通过教育创强改变教育的落后面貌,学校老师希望通过教育创强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社会各界希望教育创强造福子孙后代。在这种共同的愿望下,大家把教育创强当成是“自己的事情”,教育创强成为各方力量的自觉行动。
办事情干事业,钱固然重要,但仅仅有钱是不够的,他更需要一种精神,那就是同心协力,艰苦创业的精神。徐闻教育创强除了购置的教育设备和楼房建筑,其余的项目几乎是老师和干部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干出来的,徐闻县县长梁权财说:“徐闻靠自己动手,解决教育创强中资金的瓶颈问题,用最原始的手段干成教育创强中最难做的事情。”
创建教育强市是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教育重点工作,也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我市“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2015年前实现教育强市目标,这个宏伟的目标已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要像徐闻那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畏难情绪,主动作为,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坚决打赢教育创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