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遂溪醒狮:从乡间起舞到世界舞台的非遗传承之路

2025-11-04 19:45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字/记者陈逸卓 图片、视频/记者廖世超

在迎接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的浓厚氛围中,近日,“广州之夜”千人大秀活动在广州地标海心桥举行。活动中,遂溪龙湾龙狮团应邀登台,以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醒狮表演,向广州市民和海内外游客生动展现了湛江非遗的独特魅力,也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活力。

遂溪作为“中国醒狮之乡”,每逢年例节庆,总少不了激昂的锣鼓与腾跃的醒狮。“遂溪醒狮”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武术、舞蹈与民俗,在遂溪数代人的坚守与创新下,如今这项技艺从乡间走向国际舞台,谱写非遗传承的新篇章。

百年根基,锤炼铸就醒狮精魂

遂溪县黄略镇龙湾村自15世纪建村便有习武之风,醒狮在此扎根已逾百年。2001年,龙湾龙狮团率先引入高桩醒狮,成为湛江地区唯一一支常年活跃于国际赛场的醒狮队伍。这支醒狮队伍在多年的技艺锤炼中,锻造出不凡的实力与声誉。

记者跟随团队负责人、“遂溪醒狮”的“95后”县级传承人李祖杰来到醒狮传承训练基地。李祖杰向记者介绍,醒狮竞技分为传统狮与高桩狮。高桩狮的训练中,梅花桩对于对体能、技巧和配合度要求极高,队员们单个动作常常要练习数百遍。从矮桩基本功到高桩成套动作,从简单跳跃到融入旋转、漂移等新元素,每个细节都离不开狮头与狮尾的反复磨合与默契配合。

严格的训练、对细节的追求为龙狮团赢得了诸多荣誉。他们多次代表国家、省、市参赛,不仅在广东省龙狮锦标赛中斩获金奖,更曾在美国国际龙狮文化艺术节暨狮王大赛中包揽冠亚军。

在表演领域,龙狮团同样成绩斐然,多次受邀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等国家级舞台,参与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晚会等重大活动;作品《岭南雄狮飞跃刀山过火海》还成功入围“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终评作品名单,展现了遂溪醒狮的艺术水准。

守正创新,科技点亮非遗未来

“我们家制作狮头到我已是第五代,至今接触醒狮近二十年。”李祖杰道出了这项技艺的传承脉络。李祖杰父亲李荣仔是国家级非遗狮舞(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母亲黄桃是广东省级非遗遂溪狮头彩扎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如今,新时代的接力棒已传递到他的手中。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龙湾醒狮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大胆探索创新路径。团队研发的LED编程狮头通过灯光变化在夜场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并配合音乐演出,打破了醒狮仅与传统锣鼓搭配的固有印象。这些创新元素不仅走上街头开展“快闪”表演,更登上“广州之夜”等大型舞台,让传统狮舞在当代焕发新生。

团队还直面年轻群体兴趣转移、职业化难度大等现实问题,探索出多元化发展路径。通过制作、文创、文旅等多板块经营,让年轻人能安心投入这项事业。团队打造了迷你醒狮彩扎、迷你醒狮摆件、钥匙扣等多款文创产品,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进行销售,将醒狮元素融入日常消费;另一方面,则积极利用短视频进行醒狮文化的普及与宣传,使其以更亲民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

产业赋能,多元拓展传承路径

狮头彩扎工坊的产业化发展为醒狮文化的海外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从最开始的家庭作坊发展为六层厂房,去年已实现年产量超万头,其中三成销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坊还吸纳近60名村民就业,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文旅融合与教育推广成为醒狮传承的新路径。今年9月,遂溪县启动“跟着醒狮去旅行”文化季,推动“非遗+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团队每年接待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并多次开展“非遗进校园”授课培训,将醒狮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年轻一代心中。

在众多从业人员的努力下,醒狮文化在南粤大地日益受到重视:醒狮元素将融入十五运会开幕式暖场表演;本届全运会广东省代表团团服以红白渐变为图案基底,将广东的“醒狮”形象与本届全运会主视觉标识的“烟花”结合;醒狮已被纳入广东省运会群众体育竞技项目,为这项古老技艺开辟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从龙湾村的乡间地头到世界舞台,遂溪醒狮在坚守与创新中找到了传承的平衡点。谈及醒狮的未来,李祖杰说:“有人传,是基础;传得好,传得活,才是未来。”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遂溪醒狮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舞出一条非遗传承的康庄大道。

编辑:倪婉婧
值班主任:苏碧银
值班编委:钟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继续努力,为广东队冲金!”——访湛江籍全运会跳水冠军王伟莹
  • 融合共生 农文旅发展新画卷绘就
  • 廉江米粉借白云帮扶“起飞”
  • “湛将”出战,广东队夺得跳水男团赛冠军  
  • 跳水赛场“湛将”闪耀
  • 海豚湾夜灯一亮 整条海岸线都在写情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