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媒体+”爱心帮扶联盟绘就助农温暖画卷

2025-10-29 15:2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纬杭楷(遂溪)

10月28日晚,最后一包红米被认购,吴川市兰石镇名利村滞销的5500斤临期红米全部售罄,这彰显了媒体、企业与社会携手助农的强大力量。(据10月29日《湛江日报》)

5500斤临期红米一天售罄的奇迹,勾勒出多方协同助农的温暖画卷。这一成果不仅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更为“百千万工程”背景下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生动范例。

媒体的桥梁作用在此次助农行动中至关重要。湛江日报社接到求助函后迅速行动,实地调研还原红米滞销困境,依托电商平台开设销售专区,还创新性发起“爱心帮扶联盟”,以“批量采购  +公益帮扶+爱心消费”机制激活社会力量。这种“调查 +传播+资源对接”的全链条介入,让优质红米走出困境。要知道,这批带有“名利禾花”商标的红米,源自冲积沃土的生态种植,经全自动生产线加工,本就具备市场竞争力,只是受困于销售渠道单一。

企业与社会力量的快速响应,让爱心善意转化为实际成效。“认购50包即可成为联盟一员”的机制设计,降低了企业参与门槛,实现了公益与效益的双赢。这种精准对接,是社会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与农户供给的有效匹配,并非简单的慈善捐赠。正如村支书张鉴民所说,当地红米产业已规模化种植,此次滞销暴露出渠道短板。

然而,欣慰之余更需清醒认识到,一天售罄的奇迹只是应急之举。名利村虽有冷库缓解滞销压力、注册了特色商标,但尚未建立稳定产销链路,这也是许多乡村特色产业的共性问题。

从“救急”迈向“长效”,还需跨越几道坎。其一,建立市场信息预警机制,避免农户盲目种植。市场信息不畅,容易导致农产品供需失衡,建立预警机制能让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其二,强化品牌运营,让“名利禾花”等特色商标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品牌是产品的名片,加强品牌运营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其三,完善冷链与物流体系,减少临期滞销风险。冷链物流不完善,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易损耗,完善体系能保障农产品品质。此次“爱心帮扶联盟”若能持续运转,有望成为连接产地与市场的常设桥梁。

5500斤红米的售罄,是终点亦是起点。当媒体的传播力、企业的行动力、社会的爱心与乡村的生产力形成闭环,“百千万工程”的沃土必将结出更多“丰收即增收”的硕果,让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日益富足。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前三季度经济答卷亮眼  工业消费进出口协同发力冲刺全年目标
  • 湛江日报社发起“爱心帮扶联盟”解农户燃眉之急
  • 遂溪杨柑镇百岁老人53人,远超国际长寿地区标准
  • 吴川:“乡贤引擎”驱动“百千万工程”加速跑
  • 徐闻角尾乡“四个一”绘就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 众力汇聚,麻章“百千万工程”硕果满枝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