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钢铁厂区内铁水奔流,湛江港货轮穿梭,金沙湾商圈食客如织……金秋时节,港城大地处处奔涌着奋勇争先、竞逐一流的奋斗热潮。
进入四季度,全年工作进入收官冲刺的关键阶段。这一年尤其特殊——既是“十四五”全面收官之年,也是面向“十五五”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当前,湛江全市上下正以“蓄满力、拉满弓”的奋斗姿态,朝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预期增长、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的目标全力冲刺,奋力实现“全年彩”。
湛江钢铁厂区一角。记者刘冀城 摄
10月28日,湛江召开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暨市委财经委会议,并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以公开促落实、以“晾晒”促成效,全面吹响了决战四季度的冲锋号。
经过强台风“麦德姆”的淬炼,湛江更“坚”,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消除灾痕,积极应对挑战,稳步推进复工复产,为经济持续恢复注入信心。
在东海岛上,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先后迎来两个重要节点:丙烯酸丁酯装置顺利投产、乙烯联合装置以及所有一体化石油化学品装置完成机械竣工,该生产基地正稳步朝着2025年底全面投产的目标推进。10月27日,装载丁烷的液化气船“美洲豹”轮安全靠泊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液散码头。此次到港的丁烷主要供应基地蒸汽裂解装置,直接保障基地核心产业链稳定运行,将为区域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湛江港迎来首艘大型液化气船靠泊。通讯员林耀涛 供图
与此同时,中科炼化前三季度通过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以出顶进”开展原油加工115.61万吨,航煤出口保持增长;湛江钢铁零碳项目设备调试取得阶段性胜利,朝着年底投产的目标迈进;廉江核电1号机组稳压器、核岛第二台蒸汽发生器相继顺利吊装就位;乌石油田已从“贫瘠地”变成年产超百万吨的“聚宝盆”……化工装置热火朝天,核电巨塔巍然耸立,海上钻井平台日夜轰鸣,新能源风机迎风转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各个重大项目正开足马力,为四季度工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今天的建设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增量。湛江把项目推进作为稳投资的关键支撑,采取超常规举措,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在徐闻县,200兆瓦/4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近日正式开工,是徐闻县首个实现“拿地即开工”的项目。这个巨大的“共享充电宝”,提升新能源消纳和灵活调节能力,助力打造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湛江在新能源领域的新突破。
与此同时,湛江聚焦“四绿一蓝”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廉江市招商团队远赴浙江杭州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成功引进12个优质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既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湛江将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用好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下工夫做大假日经济、赛事经济,释放消费活力。抓住广湛高铁年底通车契机,积极引客入湛,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
随着广湛高铁年底通车在即,湛江正积极谋划引客入湛,进一步激活文旅和消费市场。这条交通大动脉的贯通,将为湛江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提供新的机遇。
面对国际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湛江以不变的定力与担当,实现内外联动、双向赋能。
广交会上的廉江家电广告。记者欧阳泽 摄
用好用足广交会相关措施,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助力企业拓市场抓订单、拓市场;积极培育或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带领中小微企业“抱团出海”;推动跨境电商项目建设,形成外贸增量;提升湛江口岸通关便利化,让更多外贸企业享受实惠……一系列有力举措,不仅筑牢了外资企业的投资信心,更铺就了本土企业出海的通途。
在全力冲刺经济目标的同时,湛江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强化县镇村联动发展,努力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实现新突破。各乡镇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城乡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发展机遇叠加,积极因素不断积累。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见效,湛江正拿出百米冲刺的拼劲、只争朝夕的干劲、决战决胜的韧劲,紧盯目标、全力奔跑,努力用行动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