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暨人大代表联络站周年庆活动成功举行。现场通过专家解读中华白海豚监测数据、播放年度宣传片等形式,全面回顾一年来协会的海洋生态保护、中华白海豚科普宣传,为后续守护“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守护海洋生态凝聚更多力量。
2024年8月29日,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正式成立。作为湛江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协会自诞生起便锚定“守护白海豚,共护蓝海湾”的目标,迅速投身保护实践,不仅聚焦中华白海豚这一核心保护对象,更将工作延伸到海洋生态保护,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起“点面结合”的海洋生态保护体系。
一年来,协会以“科学保护、全民参与”为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科学研究层面,联合科研机构持续追踪雷州湾中华白海豚种群动态,配合海洋与渔业局在救助江豚行动中收集海洋生物数据,为保护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在海洋生态保护层面,共组织了10次雷州湾沿线海岸净滩等行动,参加人数达1000多人次,改善中华白海豚栖息的海洋环境;在宣传教育层面,以《走进雷州湾》系列科普活动,通过校园讲座、社区科普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白海豚保护知识,一年共组织了44场累计6000多人次,显著提升市民海洋生态保护意识。
此次周年庆活动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现场介绍了雷州湾中华白海豚最新监测情况,用详实的数据展现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随后播放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片,通过镜头记录下白海豚在湛蓝海水中嬉戏的珍贵画面,以及协会工作人员、志愿者日常保护工作的点点滴滴,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保护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同步设立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更成为连接民意与政策的桥梁。市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省、市代表,通过收集群众关于海洋保护的建议,推动生态保护举措落地,实现了“保护工作有方向、群众诉求有回应”的良性互动。活动现场还为过去一年来为保护中华白海豚作出积极贡献的团体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科学保护实践,加强与人大代表、科研机构、社会各界的协作,让“海上大熊猫”在雷州湾的怀抱中长久安居,为湛江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城市注入更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