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该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的系列创新举措。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AI赋能环评审批提质增效、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等措施,该局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企业发展减负松绑,助力湛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AI赋能审批 审查效率提升82%
在环评审批服务领域,该局率先在省内建成并启用"湛小环"AI环评智能审核系统,创新采用"AI智能初筛+人工精准复核"模式。该系统依托海量法规、标准和历史数据,可自动识别环评文件规范性、数据完整性、合规性等问题,实现从"人找问题"到"智能发现问题"的转变,既统一审核尺度确保公平公正,又大幅提升审批效率。自9月1日上线以来,系统已完成90多个项目环评报告受理审核,将项目环评审核平均用时压缩至2.7个工作日,整体审查效率提升82%,获得企业广泛认可。
针对"百千万工程-公益+微利"项目,该局推出六项服务措施,包括对中小型停车场、乡村文体场所等环境影响极小的项目豁免环评手续;对城镇排涝设施、农村污水处理等项目实行登记备案管理;为海洋牧场、引水工程等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医院、学校等项目环评文件编制内容,助力项目快速落地。
改革审批流程 "两证合一"高效办
为破解企业先后办理环评与排污许可流程复杂、耗时较长的难题,该局深入推进"两证审批合一"改革,制定出台工作指南,明确实施依据、适用范围和操作流程,实行"同步申请、同步审查、一次办结"模式。此举打破了传统审批环节和材料壁垒,实现企业一次申报、政府内部联动、审批结果统一送达,大幅压缩审批时限,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
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巴斯夫等20个企业投资项目的"两证合一"审批,其中巴斯夫一体化基地3万吨/年异构十三醇装置项目成为广东首例重化工领域"两证审批合一"案例,从受理到办结仅用26天,审批效率显著提升。
下一步,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举措,为湛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









